-
晋朝历史医学
晋朝傅玄提出“病从口入”(《拟金人铭作口铭》,见《太平御览》卷367),认为饮食不慎可致疾病,这句话遂成为流传千载的卫生谚语。晋代还发明了用于沸水蒸煮消毒的器具。江西省瑞昌晋墓中出土的“双耳镂孔器”,据说是一种蒸煮器,即将耳杯置于双耳镂孔器中沉于沸水之中消毒清浴的器具,当提起双耳时,水便通过底部三孔全部流尽,用它清洁杯勺,既方便又卫生,能除去杯勺的油污,还能杀灭细菌。(张翊华:一千七百年前的消毒用具,文物天地。)
晋朝在环境卫生方面,南朝继承前人优良传统,重视清扫街道。如《南齐书·王敬则传》载:罚令盗贼充任清洁工,“长扫街路”,过些时日,乃令“旧偷自代”。又梁代遂安县令“刘澄为性弥洁,在县,扫拂郭邑。路无横草,水剪虫秽”(《南史·何佟之传》)。晋人的经验总结认为:“土干则生蚤,地湿则生蚊”(张华《博物志》)这也许是人们注意勤扫蓄圈,以及采用药杀虫蛆的理论依据。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圈(畜)中作台开窦,勿令停水,二日一除,勿令粪秽”,无疑这种卫生措施是基于上述理论认识的,从而有助于改善环境卫生,对于人、畜的主存均有积极意义《周书秘奥营造宅经》记载:“厕所蛆,以莼菜一把,投入厕所缸中,(蛆)即无”。同书还指出:“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可见,晋朝当时人们已经深知环境卫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
-
晋朝历史专题(一)
-
晋朝历史专题(二)
-
晋朝
-
晋朝历史人物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
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
晋元帝(东晋的开国皇帝)
王衍(西晋末年重臣)
刘曜(前赵昭文帝)
刘胤(前赵南阳王)
刘渊(汉赵开国皇帝)
卢谌(晋代文学家)
慕容瑶(十六国时期西燕君主)
毛宝(辅国将军、豫州刺史)
吕光(后凉太祖)
慕容顗(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
毛穆之(东晋将领)
陆慧晓(晋太尉陆玩之玄孙)
慕容永(西燕皇帝)
梅赜(伪造文献的千古罪人)
吕隆(后凉国君)
慕容运(西燕末帝慕容永的祖父)
慕容宝(惠愍皇帝)
吕绍(后凉君主)
慕容钟(司徒及大都督)
慕容超(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
鲁胜(西晋学者)
阮咸
慕容冲(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
山涛
司马道子(东晋晚期权臣)
石崇(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司马睿
司马德文
司马尚之
司马德宗
司马绍
司马晃
司马腾
司马柬